北京文物修复师“大考”
2025年5月底,大考北京文物修复师的北京“大考”——2025年“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市选拔赛”在位于北京密云的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科研与实验基地举行。
5月26日,文物渭南市某某实业有限公司众多年轻人在参加纸张书画文物修复组的修复第一轮复赛,据工作组透露,大考此小组的北京报名人数最多。
六大项目200余位选手
各显神通
来自44家单位的文物237名选手在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修复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大考木作文物修复师、北京泥瓦作文物修复师、文物考古探掘工6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修复
5月26日是大考复赛,每个项目选出前5名选手。北京27-28日是文物决赛,再决出每个项目前3名,作为北京地区选手参加7月在四川省举办的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泥瓦作修复决赛,是要在16个小时(两天时间,每天8个小时)内,渭南市某某实业有限公司用砖材造出一整套硬山建筑的稍子部分,包括荷叶墩、半混、炉口、枭砖、头层盘头、二层盘头等,不仅需要细腻的造型技艺,还需要体力。
5月28日,泥瓦作文物修复组,5位入选选手在进行决赛。
进入决赛的泥瓦作修复师伊文龙,今年24岁,是最年轻的选手,也是唯一一名“00”后。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古建筑修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和杨富刚叔叔所在的中兴文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常年在昌平区进行文物修缮工程,他2018年开始跟着一起参与过上口关帝庙、居庸关、明十三陵长陵及庆陵等修缮工程。
5月28日,泥瓦作文物修复组决赛,入选的最年轻的唯一一名“00”后,24岁的泥瓦作修复师伊文龙在使用传统工具修砖。
比赛前,他左手大拇指被机器切伤,只能包着纱布进行比赛。泥瓦作比赛在户外进行,比赛的几天正好是北京连续高温,虽然顶部有黑纱遮挡了阳光直晒,但高温依然难耐,所有人都汗水夹杂着砖尘。
5月28日,泥瓦作文物修复组决赛要做硬山建筑的稍子部分,24岁的泥瓦作修复师伊文龙比赛前左手大拇指被机器切伤,只能包着纱布进行比赛。
泥瓦作裁判长、从业几十年的老匠人李永旺老师一边看着选手们比赛一边自嘲说,“你们可比我厉害多了,换作是我,肯定完成不了这么多。”伊文龙最后凭着熟练的技艺,硬是拿下了复赛和决赛的第一名,拆开纱布,伤口早已崩裂。
5月28日,比赛之余,泥瓦作裁判长李永旺(左)和木作裁判长郑晓阳(右)在讨论如何解决他们的行业遇到的“老龄化”难题。
5月28日下午1点,选手在紧张修复中,午饭放在桌上无人问津。
纸张书画修复是在室内比赛,有凉快的空调和宽大的操作台,看似“安逸舒适高雅”的工作环境,也吸引了最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个行业。据组委会透露,所有六个项目报名参赛人数,书画组几乎占一半。
5月28日,纸张书画文物修复组决赛,来自军事博物馆的26岁书画修复师王法庆在比赛中。
木作修复也是在高温室外,复赛的时候有不少年轻人,但又要根据比赛图纸计算、画线,又要用各种传统工具推刨凿等,年轻没经验、有经验但经常用机器此时成了最致命的缺点。
5月28日,木作文物修复组决赛,55岁的史桂海耳朵上别着一支铅笔,边画边做,他正在制作斗拱。史桂海已从事木作38年,曾参与颐和园、景山、北海等地的古建修缮。
木作出身的李永革老师坦言,“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我们完全摒弃机器也是不合理的。但是不管是机器操作还是手工操作,都不能离开规矩。这次比赛最大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提醒我们的工匠,别忘了手艺,别忘了传统工艺怎么使。”
5月28日,木作文物修复组决赛,37岁的马晓龙在使用自己的传统工具。
“木作修复项目”决赛里,“最年轻”的选手是37岁的马晓龙,一边做着斗拱,一边擦掉额头上的汗滴。他从业近20年,参与过故宫、颐和园的修复工程。
5月26日,故宫博物院原金石组组长、著名文物修复专家霍海峻是金属文物修复组的裁判长,他在认真为各位选手打分。
发明新“兵器”
备战全国大考
经过两天的比拼,6个项目都决出了前三名。伊文龙最后凭着熟练的技艺,硬是拿下了复赛和决赛的第一名。
24岁的泥瓦作修复师伊文龙在此次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公司上下特别欣喜。还特意在昌平的基地,为他搭建了一个操作台,方便他在最后的一个月时间加紧训练。为了这次“高考”,如今的他每天去完长陵工地,回来就是练习和背理论。
伊文龙在复习理论题。很多泥瓦作修复师的弱项都是理论,所以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复习。
黑黝黝的伊文龙眼睛里透着一股子光,他说还要在出发前再发明一件称手的“兵器”。此前他在比赛中使用的自己研发的砖锯,被裁判长李永旺发现后极为推崇,还专门向总裁判长、国家级官式古建筑技艺传承人李永革老师举荐,准备大力推广。
伊文龙使用的工具。中间的“砖锯”是他研发的。形似木锯,但专用于泥瓦作,大大提升了效率。
传统文物修复行当基本都是沿用老几辈传下来的传统手作工具,很少有老工匠会去钻研工具创新,更别说年轻人了。“好多老工都说,这么年轻可别干这个,但我觉着,选择了这一行就把它干好了吧。”憨厚的年轻人笑着说。
伊文龙平时待的公司昌平基地实行封闭式管理,7月国赛前有空就要加紧训练。
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高度重视文物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把文物职业技能人才作为文博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2024年,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天津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共同举办3场“京津冀青年匠师培养项目”,100余名京津冀三地一线优秀青年匠师参训。
6月6日,早晨六点半,十三陵长陵,伊文龙在用传统的工具“木宝剑”给砖打油灰。
随着社会的发展,院校培养成为文物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相关专业,培养了大批生力军。
2025年7月初,这次比赛选出来的18名选手将代表北京地区参加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那是文物修复师们真正的“大考”。
6月6日早晨六点,中兴文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昌平基地,阳光翻过山头照在吃完早饭的伊文龙身上。他马上要去十三陵开始修复工作。
记者 浦峰 摄影报道
编辑 王远征 张湘涓
校对 李立军
- ·秘鲁国会主席何塞·耶里宣誓就任新总统
- ·男子称快递370克黄金被“代签收”损失20余万,类似案件多地曝出
- ·最强大脑!北京父女参赛默契超强答空题库!
- ·以色列定居者在约旦河西岸焚毁汽车
- ·原来升入初中后,拼的就不是谁更努力了,三个方法降维打击
- ·重点商圈销售额约28亿元 北京这个灯光节火了
- ·35岁女子查出“砒霜”中毒!医生惊呆:吃它3年,肠子都黑了......
- ·再次亮相航展!这位直
- ·两纸票根,一程秋光:我和儿子的沈白高铁首体验
- ·疏散通道被货物、电动自行车占用超一半 北京顺义一超市被消防部门查处
- ·87岁美籍古巴老人找到中国失散近百年的亲人后代:相约明年中国见
- ·对话·科学先锋|氢能战略新篇章
- ·特朗普:相信哈马斯已准备好实现持久和平
- ·北京海淀住保办:从未委托售卖双泉嘉苑项目房产,谨防上当受骗
- ·男教师指认涉嫌猥亵现场时自行翻窗坠亡 两警务人员玩忽职守被定罪免处
- ·张玉宁回应伤情:脚踝还有点肿,跟日本再踢多少次都不会是0